2024年05月02日
微信

反思| 从以色列历史看立王的代价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4月27日 10:56 |
播放

以色列人在埃及做了几百年的奴隶,有着几代被奴役的集体记忆,因此,他们对立王这件事应该是十分戒备和恐惧的。

当年摩西从上帝那里领受使命,将犹太人带出埃及,于是按照上帝的安排,向法老提出这个心愿,但是法老的心刚硬。仅仅因为法老这位王的心刚硬,就要犹太人经历这么多磨难,可见立王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因此犹太人在出埃及之后,同样过了几百年不立王的生活。

他们的生活虽然没有王,但是他们却有士师,士师是民族英雄,是一个凭借自己能力和勇气、担当的角色。士师不是王,并不世袭,也不会像王一样管理大众,他只是在抵抗异族时候的军事领袖。

也许被奴役的记忆经过几代人之后,慢慢淡化;也许士师确实有他的局限性,不能维持族群内部的秩序。以色列人要求立王,像其他国家一样。“你年纪老迈了,你儿子不行你的道。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,像列国一样。”(撒母耳记上 8:5 和合本)

以色列人想立王,这件事上帝很生气,正如上帝所说,他们立王不是厌弃撒母耳,而是上帝。为什么呢?因为立王之后,他们要受到王的奴役,他们就会失去自我,而不再敬拜上帝,而是敬拜讨好他们的王。耶和华对撒母耳说:“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,你只管依从;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,乃是厌弃我,不要我作他们的王。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,他们常常离弃我,侍奉别神。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,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。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,只是当警戒他们,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。”(撒母耳记上 8:7-9 和合本)

立王就意味着转让了自己的自由权力,将自己交给王,接受王的奴役,因此上帝提醒这些犹太人,不要忘记你们曾经在埃及被奴役的日子。“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: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、跟马,奔走在车前;又派他们作千夫长、五十夫长,为他耕种田地,收割庄稼,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;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,做饭烤饼;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、葡萄园、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。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,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;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,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,供他的差役。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,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。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,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。”(撒母耳记上 8:11-18 和合本)因此,上帝在这里的警告很清楚,一旦立王,就要准备放弃自由权,这些包括人身自由,财产,生命。到时候,你们为自己的苦难哀求上帝的时候,上帝不会看顾,因为这是自己自愿的选择。

上帝这段警告,实际上说出了王的本质。一个国家一旦立了王,那么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王的私有财产,人都是王的奴仆,供王使唤。

当王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,那么他就会崇拜权力,而不会再将上帝当做一回事,只会利用上帝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愿望,巩固自己的权力。

他会制造各种舆论,把自己塑造成上帝,假借上帝的名义来传递自己的命令。因此当王被立了之后,那么祭司也要反过来为王服务。我们在那些有王的国家历史中,看到的太多。中国的皇帝被看成真龙天子,他们发布的圣旨都是“奉天承运皇帝,昭曰”。他们都是以自己为上帝,为最高神。

有时候,这些王并不一定把自己称作王,而是为自己起了其他美好的名字,但是不管什么名字,他们其本质仍然无法更改王的本性。

其实以色列人立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那么这种代价在今天的教会里同样存在。

在耶稣的时代,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教会,耶稣建造的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共同体,虽然耶稣是个领袖,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和耶稣平等对话,包括质疑和反对,而耶稣呢,也是平等地回答质疑,平等地回应反对。因此,他最后的大使命,是两三个人因他的名而聚集,他就与他们同在。可见耶稣创立的团体与犹太人的社会单位不同,没有祭司,也不会立王来管理这个教会。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管理。

然而,在今天中国的传统教会中,却出现了相反的方向,那就是逐渐向犹太人的王回归了。牧者被抬高到一个神圣的位置上,他俨然成为这个教会团体的王,教会的一切事务,不论经济还是神学教义,甚至信徒的婚姻、心理,他都要过问。这正是上帝警告的立王的代价,我们都成了牧者的奴仆,他规定着我们的心思意念,我们十分之一的牛羊也要交给他。

正如上帝说的,我们在教会里表面看来,在敬拜上帝,实际上是厌弃了上帝,因为上帝高高在上,远没有近在眼前的牧者容易把握。这和当年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一样。

正是高高在上的上帝,才保证了我们的自由,而正是近在眼前自立为王的牧者,才奴役了我们的人身和心灵。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